对于一座城市而言,中小微企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微企业是城市经济的毛细血管,在贡献税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大量的就业。

随着各个一二线城市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和配套的日趋完善,有大量的中小微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产业园区作为办公载体,这给产业园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2022年.西安写字楼市场整体维持在687.4平方米,主要面向中大型客户,但因市场整体供大于求,导致很多写字楼空置率较高,压力山大。所以,中小微企业也逐渐成为优质写字楼的目标客户,部分写字楼也开始为其进行定制化装修,甚至提供拎包入驻的招商方式,这对于产业园区招商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区的发展模式也将从原来的高速增长往高质量稳定发展而改变。

高新区写字楼
产业定位是园区招商的前提
目前西安有大大小小的产业园区数量上百家,获得各种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园区荣誉的园区也不在少数,但真正能够做到精准产业定位的园区却屈指可数。

浐灞生态区丝路国际梦工场
一般园区初期招商引资为了吸引企业入驻,无论企业优劣、行业类型,来者不拒,为了快速回笼资金,一般都采用先填满空间,哄人气的方式招商,然后再逐步淘汰,但弊端也就产生了,为后期良性发展埋下了隐患。
因为企业入驻后发现,这些企业产业关联度小,业务基本没有联系,导致无法形成产业链的上下游配套关系,活动、业务、资源,甚至投资孵化都无法共享,造成园区无内核,一副空皮囊。

那么,如何进行产业定位呢?
不谈政府相关园区,因为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举全区、甚至全市之力打造的园区,单从优惠政策和招商力度而言,民营运营机构无法比拟,但民营机构运营的园区同样不能忽视全市,尤其要结合所在区域的产业特点,如西安高新区的半导体产业集群、曲江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等,但很多开发区本身没有形成产业聚集,也不具备产业集群效应,这就对于园区运营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好的产业园区需要具备相关产业链的背景优势,然后通过投资和优惠政策吸引1~2家龙头企业入驻,然后异地招商2~3家腰部企业,本土再挖掘2~3家腰部企业,从而吸引长尾企业入驻,形成生态营造氛围,步入产业链良性生态系统。

西安环普科技园

西安渭北双创科技园
比如,西安数字经济示范园(CBE发展大厦)从上海引入头部游戏美术外包企业点晴科技,然后又从北京引入屹立互娱、结合西安本地的游戏动漫类企业志在动画、梦安文化、冰川动漫等,形成一定的产业聚集效应。

数字经济产业园 CBE发展大厦
当然,产业定位要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一旦确定园区产业定位,招商工作必须围绕着定位展开,哪怕前期围绕着产业定位招商不利也要做好坚持一段时间的准备,牺牲短期的利益,这样园区才有未来。至于具体招商策略和优惠力度以及牺牲利益空间的尺度需要各产业园区根据自身的项目做科学详细的测算,毕竟企业是要盈利的。西安数字经济示范园(CBE发展大厦)目前的相关产业聚集企业也仅占1/3,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理解产业是运营服务的基础
根据产业定位招引到园区的相关产业链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痛点、需求点、侧重点都不同,运营要想提供企业从初创期、成长期、发展期和稳定期的运营服务谈何容易。所以,园区要不断打磨完善产业运营方法论,形成一套高效、简单、可持续的产业运营模式,并不断通过数据优化这套运营方法论,用数据说话。
人才的培养为什么更难?
这就需要产业园区在两方面发力,即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和运营人员的梯队建设和培养。数字化建设前期要投入一些真金白银,但对于后期运营至关重要,可以分批投入,逐步完善,数字平台系统、客户管理系统可以根据运营需求逐步完善功能模块。

短视频直播培训课

腾讯视频训练课
关于人才的培养要比智能化建设更难,毕竟市场上相关数字化系统已经相对成熟,但运营人员则要花大力气进行强培训,尤其对于细分垂直领域的认知培训和学习十分重要。每个园区都有不同的产业方向,如数字经济、生物制药、智能制造、大数据、文化创意等产业定位,运营人员要对园区定位产业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对于服务的入驻企业业务要有足够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精准对接客户的需求,寻找进一步的服务空间,在工作中去形成所需要的产业服务能力。
另外,运营是琐碎复杂的,运营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先把基础环境、活动氛围、业务脉络、人才招聘、财税法等基础服务理顺,从基础服务帮助入驻企业,赢得信任,然后再慢慢拓展更多的领域合作,包括业务和投资等与入驻企业进行深度合作。
核心人才是产业园区的关键
最近在招聘网站上搜索关键词主要围绕招商、运营、服务之类展开,产业园区又不像其他行业有各种各样的参考标准,各产业园区虽然招聘薪资给的都不低,但招聘中高层依然严重面临着人才短缺,人才匹配度不高的问题。与其说产业园区人才是培养出来的,还不如说是干出来的。但由于前期很多产业园区只是招商,并未有更多产业定位和链式招商布局,所以相对整个行业人才都比较匮乏。所以,园区想化繁为简省去培养的过程,想直接通过招聘解决人才的问题可能性很低,毕竟相关行业领域专家很少专业从事产业园区工作。所以,园区一定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人才。一个好的运营人员既要懂客户,又要懂生活,要站在投资和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项目的前后产业链、市场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园区只有多培养这类人才团队,才能做好产业园区。
招聘市场需求大待遇高

猎聘网相关岗位需求
正如黑石集团CEO苏世民所说,当黑石进入一个新的行业,首先考虑的不是这个行业的投资前景,而是能否先到找一个“十分”人才来负责。对于产业园区人才的要求虽然可能门槛没有金融行业高,但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依然是人才。
物业服务与产业运营紧密结合是趋势
产业园区的开发、销售是阶段性的,但物业服务是持续性的,一般园区运营都会十年,甚至更久到二十年。物业服务是基础,硬件条件是满足客户的第一步。如果物业基础服务不到位,其他运营工作就很难展开。空调不制冷制热、经常停水停电、卫生间脏乱差等一旦出现都会影响入驻企业体验。所以,基础物业一定要做好,过程中也容易把客户的信任建立起来。基于这种信任关系,客户有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在同等条件下,客户更愿意也更放心让物业来提供服务。
园区物业不同于写字楼物业管理
不过,产业园区物业又不等同于传统的写字楼物业,写字楼物业一般都有规范化的物业管理体系,专业化的物业管控流程和应急处置措施。写字楼物业服务固有的思维一般主要考虑日常的水、电、空调、网络、停车、安保、保洁等服务也就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了,而产业园区对于物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大的方面讲,相关知识、系统性的产业知识肯定是欠缺的,差异化服务意识相对单薄,这就需要物业与产业运营紧密结合起来,打配合、经常沟通去服务好客户。比如,园区配套一般涉及餐厅、便利店、打印店、咖啡、健身房、停车场等,这些都需要运营和物业紧密保持沟通。还有,物业费用收取是否采取打包价格更有利于产业招商,这些基础问题都需要紧密合作。
目前还有一些产业园区都采取招商运营物业一体化,即运营和物业都是一个公司两套班子,这更有利于园区全方位、体系化服务客户,让运营工作更有物业服务意识,让物业工作更有产业运营思维,相辅相成。
产业运营涵盖专业领域和覆盖范围非常广,是一个工作周期相对长、工作复杂程度高的系统工程,而且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耐性与毅力,更离不开物业的配合。
不过,还是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物业与运营在紧密合作的基础上,还是要有明晰的工作责任划分,避免一旦出现问题相互甩锅。至于物业与运营人员的工作边界划分,不同的产业园区根据不同的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对于产业园区而言,无论对于物业人员,还是运营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为助梦每一个有梦想者本身就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情,需要扎实做好每一件平凡而简单得事情。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oshango.com/85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