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全国产经信息不错过】
扶贫进行时
他走遍全县15个乡镇
和8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
对当地的企业进行摸底调研
发现基金在当地面临无项目可投的尴尬境地
在冯越的大力推动下
扶贫基金的投资工作逐步打开了局面
同时培育了一家本土企业完成产业转型
登陆新三板
今天, 国投2020扶贫系列报道
与您一起走近冯越
看他如何创新基金投资模式
走宽产业基金扶贫路
到灵寿县挂职的最初一段时间,冯越按照基金传统的投资模式,对当地的企业进行了摸底调研,走遍了全县15 个乡镇和80 余家规模以上企业。但结果不尽如人意,除了个别优质企业符合投资标准,基金在当地面临无项目可投的尴尬境地。这与灵寿县良好的资源禀赋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也给满怀热情的冯越带来了不小的心理落差。
冯越深入分析灵寿县的产业状况后发现,灵寿县有优质资源,但并未形成优势产业,尤其缺乏优质的企业和优秀的企业家,这使得基金投资成了“无米之炊”。他及时调整了思路,将基金投资与灵寿县的招商引资工作结合起来,初步探索形成了“基金+龙头企业+ 贫困县特色资源+ 贫困户”的投资模式,即:根据灵寿县的资源禀赋,通过基金投资带动,吸引与当地资源所涉及的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一起投资灵寿,将龙头企业在品牌、渠道、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产业优势和灵寿县的资源优势相结合。
在冯越的大力推动下,扶贫基金的投资工作逐步打开了局面,在灵寿完成4 个项目投资,吸引了食品加工业、新型建材、牧业等多个国内和省内的行业龙头企业在灵寿县投资兴业,同时培育了一家本土企业完成产业转型,登陆新三板。这些成绩,使他提出的“基金+ 龙头企业+ 贫困县特色资源+贫困户”的投资模式得了地方政府、合作伙伴、国投创意的支持和认可。
2017年5月,灵寿县将基金扶贫工作为扶贫领域的重要创新举措在河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9次会议上作了专项汇报,得到了会议的高度评价。
在结束挂职工作后,冯越回到国投创益,在总结提炼灵寿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思路、创新方法: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上,注重市场化和证券化,推动产业龙头、资本市场与贫困地区产业的有机融合;在募投项目的设计上,严把“扶贫效益关”,确保基金投资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对贫困户的带贫减贫作用。
按着市场化投资的路子,冯越团队逐步投资了一批影响大、效益好并且扶贫效果显著的行业领军企业,扩大了国投品牌在产业扶贫领域的影响力。如投资了国内生猪养殖领军企业牧原股份,在7个省、22个贫困县发展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预计带动4万人稳定增收,惠及60万农户;领投了国内最大的柑橘类水果企业杨氏果业的上市前融资,支持其在我国主要的柑橘水果带(均为贫困地区)发展现代化种植……随着一批有影响力的市场化项目的布局,国投扶贫基金在产业扶贫领域“四两拨千斤”的投资导向作用,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 / END / ————
扶起新梦想
责任编辑 丨耿碧薇
执行主编丨唐 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国投在线,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产经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oshango.com/82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