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直接决定了产业园区的现金流与回款,与项目生死息息相关,也决定了园区形象和对外的观感,并与园区开发商未来发展紧密相连。园区行业与房地产行业最大的不同在于,目标群体不同,面对的都是企业客户,不同产业对载体空间的需求不同,产品除标准厂房和类办公产品外,有明确主导产业的产业载体一般也不通用,这就使得不同类别园区,甚至同类别但面积区间段不同的园区之间都不会形成很强的竞争关系,这时候反而是可以在互惠互利原则下进行一些资源的互动、共享与互补的。

园区招商首先拼的是你的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最直接的是招商团队的专业能力,然后要上升到整个企业的专业能力。招商团队的专业能力,要求招商人员首先对相关产业有一定的专业认知,必须了解这个产业的前沿信息、核心痛点、发展趋势。与住宅面对个人购房者不同,园区招商面对的大都是企业主,至少也是企业决策层,其购置载体决策是相当理性的,没有一定的产业相关知识,只会卖房,很难得到对方认可,形成共鸣。

招商人员应该在园区全生命周期运营中起到前哨和串联的作用。除了企业信息渠道开拓能力外,还要对产业研究、政策体系、园区运营方面都有一定了解,对企业的政策申报需求、投融资需求、业务拓展需求、上下游产业链合作需求等详细沟通后,能够及时做到企业客户和政府、金融机构、园区运营部门等层面的信息共享和资源嫁接,如此才能真正体现自身的价值。

园区产品打造的核心要点还是实用性第一位,企业不会为了载体产品的外形酷炫、光鲜亮丽多花一分钱,用最高的性价比满足生产、研发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产品设计附赠一些实惠称心的价值,才能令企业动心——这是产品层面支撑招商必须谨记的要旨。

园区配套设施的功能一般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直接降低入园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二是加快产品的研发和上市周期,三是帮助企业拓展业务市场,四是为企业提供技术赋能。只有能为企业带来实打实的好处的园区配套,才会成为园区招商的重要爆点。

真想把运营服务打造为园区招商的杀手锏,需要的是一套全生命周期的园区运营体系,涵盖产业规划、行业咨询、融资顾问、产业投资、业务拓展、人力支持、政策申报落地、物业管理等在内的全链条运营模式。物业管理只是其中最基础的一环,其价值在于触手功能,与入园企业更高频次接触,了解企业的最新诉求和痛点,再通过运营体系的平台整合和资源沟通,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园区招商想利用好政府渠道,首先自身园区要在本区域有一个踏踏实实做产业集聚的好口碑,没有类似房地产的“擦边球”劣迹,其次产业定位与本区域政府重点扶持的主导产业吻合,发展目标一致,辅助姿态明确,最后还能在存量产业提升、增量产业导入、产值税收贡献等方面,为政府带来真实价值。

只要先为政府带来这种价值,展现出足够的诚意和实力,政府才愿意把好企业向你的园区推荐,这是一个互惠互利、良性循环的过程。任何只想占政府便宜而不愿付出和牺牲的园区开发商,只能是自绝于政府招商渠道。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oshango.com/79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