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贵州哪里人?”
“平塘和遵义。”
“你们那儿有什么好吃的特色小吃?”
……
3月8日上午10点,在北京贵凤凰特色小吃店,一见到创始人陶婷婷,她就抢先对记者发问。

陶婷婷
自从有了贵凤凰,这成了她与每一个贵州人打招呼的固定开场。
—— 种子 ——
陶婷婷是在羊肉粉、肠旺面、烧烤、串串……的烟火气里长大的。
2003年,尚在读大三的陶婷婷就动了创业的念头。
“从小就爱吃。决定创业,餐饮是我首先考虑的方向。我们贵州这么好的东西就应该传播出去。”但是当时的北京,笼罩着非典的低压,餐饮业萧条,创业的人也很少。那个时候,贵州的交通也不发达,很多必备的食材都运不出去。
但是,她仍听从了心中的决定。
第一次创业,陶婷婷做了十年。从做家教开班、送书开校园连锁书店,到把项目并购给其他公司并上市,她经历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艰难。
“每次回想起我们贵州人爬过这么多大山,走过这么多坎坷不平的道路,这些困难算什么!”虽然暂时搁置,但是开一家贵州小吃店这颗种子深深埋在了陶婷婷心里。
—— 落地 ——
这个来自贵州贵阳的女孩用贵州话来说,有着一种“日鼓鼓”的精神,不怕死、不服输、坚持到底。
她花了五年的时间走遍了贵州九个市州,去到每一家最好吃的小吃店去采风、去记录、去学习,储备了三百多张小吃食谱;花了一年的时间在北京东部的农贸品批发市场租了一间实验室做食材试验。
“我们把全国的羊都试了一遍,山东、内蒙古、新疆、宁夏、河北、周边的羊,山羊、绵羊全都拿来试了,羊汤一锅锅倒,后面到了一闻到羊汤就能分辨出是哪儿的羊肉。”说到此,陶婷婷爽朗地笑了,一如她初来北京时无知无畏的模样。
2018年2月,陶婷婷在北京开了她的第一家贵州小吃店。她给店取名为“贵凤凰”,是希望这只来自贵州的凤凰,就算历经磨难,也能不断成长、浴火重生。
—— 枝繁叶茂 ——
如今,每到饭点,陶婷婷的店客人络绎不绝、大排长队。走进店里,耳边回响着“我是来自贵州贵州是我家乡”的歌声,眼前随处可见“一碗热汤就是家乡”“一口回到大贵州”等标语。
如果你走进店里说一句“老板,有没得酸粉”,那就对上了你是贵州人的“暗号”,就会享受到贵州话、贵州辣的家乡定制服务。
“这里是家,那里是家,牵挂的无处不是家。十年、二十年,我希望把贵凤凰一直做下去,做成更多人的家。”如今的贵凤凰,许多在北京的贵州人慕名而来,这里成了他们又一个温暖的港湾;许多北京人和外省人也寻味而去,去感受贵州这方沃土。
“我们出来(奋斗)一方面要把我们贵州人的精神传播出去,另一方面要把我们贵州的文化、饮食传播出来。”
开分店、在贵州设厂设点……陶婷婷带着贵州味走向全国的宏途将一直前行着,总有一天,这份贵州味终将回到家乡。她也希望有更多的贵州青年能与她一起携手传播家乡文化。
陶婷婷仍在寻味,是味浓,更是情浓。
文/视频: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周璇 刘义鹏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oshango.com/68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