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我带我堂哥过来找你写合同了。”村民王亚财和王福新找到正忙着统计数据的琼中县人民检察院驻什统村委会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郑龙说道。
原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往年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被滞留在了村里,萌生了自主创业的想法。村民王亚财就是其中一人,他想承包村民的水田养殖淡水田螺,发展养殖产业,而常年在外走南闯北,因为没签合同或签订的合同内容不全、不清楚吃过不少亏。在知道县检察院派下来的驻村干部懂法律后,王亚财就找到驻村书记郑龙,说出自己的想法,请求其帮忙起草土地租赁合同,还把心里的顾虑说了出来:“虽然这次承包的是自己叔叔、堂兄弟们的田地,俗话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要他们和自己签合同,他们会不会觉得自己不信任他们啊?”
郑龙围绕合同法结合实例向王亚财讲解各类合同纠纷,告知签订合同是有效防范和化解合同纠纷的重要方式,并跟随村民到水田养殖基地去实地调查了解。最后帮助村民起草了这份涉及8户村民2.383亩水田的土地出租合同,并见证了合同的签订。


▲图为驻村书记与村民到水田实地调查

▲图为驻村书记为村民起草土地租赁合同



▲图为村民签订合同现场
听说驻村书记帮忙起草合同的事后,王亚财的堂哥王福新表示自己也想利用村里闲置的圈舍和土地养鹅、养番鸭,已经和对方谈好了租金,现在也想找书记帮忙拟合同。于是出现了开头王亚财带着堂哥王福新到村委会找驻村书记的那一幕。


▲图为驻村书记与村民到闲置圈舍实地调查
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给返乡创业的村民提供了法律保障,增强了他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这几年,琼中县检察院帮扶干部在入户走访时经常为村民宣讲法律知识,并多次组织检察干警在村里开展法制宣传,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明显增强,遇到法律问题咨询驻村工作队已经成为什统村委会的常态。(郑龙、郑晓萍、邢益栋)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oshango.com/67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