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_创业?宁波创业补贴2022?

宁波_创业?宁波创业补贴2022?

宁波生命科学城建设现场。(沈潇辉冯瑄摄)

宁波_创业?宁波创业补贴2022?

中芯国际宁波项目的N1工厂开始投产。(冯瑄摄)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18年,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宁波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全年国内招商引资项目712个,实到资金1266.78亿元,同比增长21.72%,其中制造业实到资金408.56亿元。

好项目、大项目永远是稀缺资源。去年年初以来,宁波各地一线招商引资人员,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以及央企国企、国内500强企业和在外浙商甬商,加快引进高端、新兴和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高位推动,全力出击。

这些优质项目招引背后究竟有哪些故事,会带来哪些启示?

第一计:知己知彼

“吵”出一个“宁波生命科学城”

“随着奉化撤市设区、轨道交通三号线延伸段建设推进等,我们贸易物流区的区位优势越发凸显出来,是奉化接轨宁波城区的桥头堡!”作为宁波宁南贸易物流区管委会副主任,周辉口中的“区位优势”正成为实际招商引资工作的“金招牌”。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苏宁宁波地区电商运营中心、国美宁波电商运营基地、红易(宁波)物流中心、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一批国内外名企入驻园区,其中3家已投入运营。园区还成功打造了智慧物流小镇,积极谋划宁南智能家居产业园,推动“10+X”项目招商,按“标准地+承诺制”要求招引优质企业。

周辉说,眼下贸易物流区重点打造的一个板块是“宁波生命科学城”。2017年3月,“宁南”提出“建新改旧”项目招商,将发展眼光瞄向大健康产业。选好投资方成为关键。“我们一要看实力,二要看品质、诚信与创新,前后谈了13家投资方,来的不是‘中’字头,就是‘外’字头,那段时间忙得天昏地暗。”他回忆道。

直到最后一家“中”字头企业——“中国金茂”的出现,才让一波波的谈判“拨云见日”。“它有资金平衡能力,有产业导入能力,我们要的不是地产商,而是城市建设与运营商。”周辉说,这些与政府的需求正好契合。最终,“宁南”敲定了“中国金茂”。

接下来的细节谈判,用周辉的话来说,是“还没结婚就吵架”。“吵”的“内容”包括,政府和投资方各要承担什么责任和义务,违约条款怎么确定等。让他记忆犹新的是,一个双休日里,双方互带律师,就“违约金比例问题”谈了一上午。“争吵”中,双方达成了“政策处理包干”“土地出让兜底”“产业导入责任”的互利合作模式。“对政府来说,除了前期需要出注册资金外,后期的融资全部由投资方来完成,而且政府还能从今后的项目运营中受益。”

历经500天的接洽与谈判,2018年9月30日,双方正式签约“宁波生命科学城”项目,确定“中国金茂”为合作伙伴。项目开发成本145亿元,分8年建成。目前该项目首批注册资金、拆迁资金均已到位,首宗土地也已成交。在周辉看来,未来,这个“吵”出来的“生命科学城”不仅会成为“产城融合”的示范区,更将成为“医疗健康”产业的新高地。

第二计:投桃报李

8个月,让一家“中”字头芯片厂“下金蛋”

规划发布一年半以来,位于北仑的中国(宁波)芯港小镇,不仅入驻了国内芯片企业“巨头”——中芯国际合资子公司中芯宁波,更引来了中科院宁波微电子应用研究院等19个项目密集扎根,总投资超150亿元。

2016年底,中芯国际与北仑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中芯宁波项目是小镇的‘龙头’,我们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让它发展得好。”对此,宁波开发区投资合作局信息产业科科长邬静逸感受颇深。而事实上,中芯国际在国内其他地方的项目都是采用代工的模式。“如何把OEM变成ODM,提高项目的附加值”,成为北仑区最纠结的事。

无独有偶。经市经信局牵线搭桥,宁波有一家从事芯片相关技术研发但因经营不善处于破产边缘的企业。“企业某些技术是成熟和先进的,在当前国内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通过多位院士专家“鉴定”,最终中芯宁波和北仑区收购了该芯片技术研发企业知识产权,然后用于中芯宁波项目的芯片研发。“这样一来,中芯宁波项目就成为中芯国际在国内布局的首个ODM模式项目,投入产出比大幅提升。”回忆“曲线救国”的辛劳过程,邬静逸觉得“值”。

而更让他自豪的是,中芯宁波在此基础上,推出首条模拟特种工艺集成电路产线。它不需要像数字集成电路那样快速迭代设备,而且其主要产品方向针对新能源电源驱动和5G通信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邬静逸算了笔账,中芯宁波两个工厂建设投资大概55亿元,产出可达到62亿元。“对政府来说,花费较少的财力打造了差异化的集成电路产业高地;对企业来说,两三年就产生收益,双赢!”

2017年,中芯宁波项目技术产品研发顺利推进,主要产品通过客户验证。为了快速实现产出,中芯宁波项目急需建设工厂,但是新厂建设至少需要2年,工期长,怎么办?这就要有“现成的厂房,还必须符合集成电路产线要求建设无尘车间”,又一道棘手“难题”摆在了邬静逸和同事们眼前。“我们当时物色了一个多月,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符合要求的,后来因为租金原因泡汤了。”邬静逸说,后来经区政府协调,宁波弘讯科技同意将2万多平方米的闲置厂房“租”给中芯宁波。

2018年3月,中芯宁波项目N1工厂开工,当年10月就实现投产,且当年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一个芯片厂,从开工到投产,只用了8个月,这在国内都是没有先例的。”中芯宁波CEO的感慨让邬静逸印象颇深。

2018年11月,中芯宁波项目N2工厂正式开建,工期两年。同步开工的还有4个为芯片制造厂配套的关键材料项目,涉及光刻胶、抛光液、靶材等领域。未来这里将打造成以中芯宁波为核心的全国芯片重镇。

第三计:软硬兼施

3年“抢”来清华博士

“我们认识三四年了,如今不仅成了好朋友,我更成了企业的‘助创专员’。”拨通镇海区招商中心招商二科科长刘宝剑电话时,他说现在每天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清华博士许华旸的史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12月的一天,镇海区经合局驻北京的一位招商干部收到一条微信:有位清华博士计划研发特种检测机器人,项目已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且较为先进,想找个合适的落脚之处。“这个项目与镇海的产业结构非常契合,日后必将大有可为。”刘宝剑和同事们获悉后“如获至宝”,立马联系许华旸博士,一段“引才求贤之旅”从此开启。

和许华旸牵上线后,镇海招商小分队抓住一切机会,向他推介镇海的产业特色。2016年年初,镇海区经合局连续在北京召开镇海投资推介会和人才政策说明会,均邀请了许华旸参加。同年3月,许华旸在北京开始了特种检测机器人的研发工作。

2017年10月,镇海区经合局在北京举行了人才政策说明会。会后,许华旸找到招商小分队,“我觉得镇海的‘海创项目’非常好,我们团队想申报一下。”当年底,许华旸应邀来到镇海参观清华校友创业创新基地等,校友们成功创业的经历更加坚定了许华旸扎根镇海的信心和决心。

去年1月,宁波史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落户大学科技园,许华旸为企业法人代表。其间,从厂房选址、注册登记、团队接待等,刘宝剑和同事们为许华旸及其团队提供了“全方位、一站式、无缝化”的“妈妈式服务”。

针对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镇海区都设立了“助创专员”,刘宝剑从此又多了一个“名头”,专职为许华旸的企业服务。如今由清华博士许华旸领衔的特种检测机器人项目已经步入实质性运营阶段,年营收已实现上千万元。

记者冯瑄

北仑区委报道组顾宵扬

通讯员卫良志 徐青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aoshango.com/63935.html